各教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进”工作落深、落实,服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高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跨文化交际能力、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的平台,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讲好中国故事安徽篇章和做好徽风皖韵外语诠释,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本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根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关于发布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赛项规程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举办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安排
校赛时间:2025年5月28日下午14:30
竞赛地点:凤阳校区智慧教室(具体地点待定)
二、竞赛内容
本次比赛分为团队赛和个人赛。团队赛内容包括案例开发与展析。参赛团队围绕“公共外交”“商务沟通”“多元文化生活”三个主题中的一个,共同开发编写跨文化交际案例,通过会话、访谈、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配合使用PPT进行案例展示,展示后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展示分析时间不少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随后,参赛团队回答评委提问,时间不少于2分钟。具体评分标准参见附件1。个人赛包括名言名句解读、讲述中国故事。名言名句解读环节,由评委组提供一则跨文化相关的名言名句,由参赛选手进行解读,时间为2分钟(含思考准备时间)。讲述中国故事环节,参赛选手根据评委组提供的一个讲述中国故事的题目,展开讲述,时间为3分钟(含思考准备时间)。比赛计时以主持人“计时开始”口令为起点、以主持人“时间到”口令为结束。具体评分标准参见附件2。
三、报名规则
(一)报名资格
全日制本科(含专升本的本科段、职教本科)在读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英语A组,参赛语种为英语(比赛现场使用英语口语,案例正文和标题均用英文撰写,不需要中英双语),每个团队由1名英语类(英语(师范)、翻译)专业本科生和2名非英语类专业本科生组成。
英语B组,参赛语种为英语(比赛现场使用英语口语,案例正文和标题均用英文撰写,不需要中英双语),每个团队由3名学生组成,其中英语类(英语(师范)、翻译)专业学生至多1名,其余成员为非外语类专业学生。允许研究生参与组队,每队至多1名研究生。
个人赛,参赛语种为英语,学生以个人形式报名参赛,可同时报名团队赛和个人赛,也可只报名个人赛,专业、年级不限。
(二)报名要求
所有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按报名规则组成三人团队报名参赛。每位选手可以选择1名指导教师,每个团队最多可有3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选手赛前训练。指导教师不设语种、专业背景要求,报名之后指导教师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可以无指导教师。
四、竞赛试题
参赛案例由参赛团队自主开发编写,案例文本写作要求用英文撰写,包括案例主题、题目、缘起、描述、分析和参考文献六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表1,也可以参考《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章程》相关内容。名言名句解读和讲述中国故事的赛题由评委组提供,在赛前严格保密。
表1 案例文本撰写要求
项目 |
内容与要求 |
备注 |
案例主题
|
在题目左上角注明所属主题:多元文化生活(Multicultural Life) / 公共外交 (Public Diplomacy) / 商务沟通 (Business Communication) |
|
案例题目 |
根据案例内容自拟题目,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 |
|
案例缘起 |
说明案例故事来源,解释开发此案例的缘由。 |
500字以内 |
案例描述 |
陈述案例,要求条理清晰,衔接自然,详略得当。勿采用对话脚本形式。 |
1000字以内 |
案例分析 |
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案例中的跨文化现象和问题,要求理论选用得当,与案例结合紧密,分析透彻。基于案例分析提出的建议合理,反思深刻。 |
1000字以内 |
参考文献 |
列举主要参考文献,不超过10项。要求引述符合学术规范,采用APA格式。 |
|
五、报名与材料提交
请报名选手/团队,搜索“1040936505”,实名加入“2025跨文化能力大赛校内选拔赛”群,进行预报名和后期材料提交。
六、竞赛联系
联系人:吴远青
联系电话:0550-6732025
教务处 外国语学院
2025年4月30日